首页 / 文章发布 / 君合法评 / 君合法评详情

“收购上市公司”专题系列之九:法律尽职调查

2024.06.25 张平 姚继伟 郭曦 倪艾坦

一、尽职调查对收购上市公司的必要性


上市公司作为公众公司,需依照法律法规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证券交易所的相关规定,在规定的期限内披露定期报告,还需要对重大事件真实、准确、完整地进行披露。较之于非公众公司,其信息透明度更高。但公开披露的信息一般不足以支撑对控制权交易作出投资决策。尽职调查是评估上市公司价值、设计交易方案及最终实现收购人目的的重要基础。


首先,尽职调查有助于更为全面地评估上市公司的价值。尽职调查可以结合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对上市公司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核查,为收购人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进而为收购人评估上市公司的相关风险(如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和信息披露风险等)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撑,便于收购人结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对上市公司的价值作出准确的评估。


其次,尽职调查关乎交易方案的设计。例如,转让方是否具备转让的资格、拟转让的股票是否存在过户障碍、上市公司是否存在重大信息披露违规或上市公司的利益是否存在被实际控制人损害的情形等,均可能直接影响交易方案的设计,需予以特别的关注。通过对相关事项开展尽职调查,能够结合上市公司实际情况,更有针对性地设计收购方案。


另外,尽职调查也有利于收购人未来更好地整合、运营上市公司。收购人如在清晰知晓上市公司法律、财务、业务等情况的基础上收购上市公司,对未来如何开展上市公司整合、拟定运作计划等可以作出更为妥善的安排,进而促进收购目的的实现。


综上,在上市公司控制权交易中,尽职调查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交易开展的基础和重要环节。


二、法律尽职调查的两个层次


对于收购上市公司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点法律问题,本文从收购人的角度,将法律尽职调查的内容大致分为两个层次:其一,与交易方案设计相关的事项;其二,关于上市公司自身情况的尽职调查。


关于交易方案设计的事项,主要是针对可能给上市公司收购交易本身的实施造成障碍的法律事项进行核查,重点包括交易各方的参与资格、标的股份状况、交易作价等;关于上市公司的情况,是在交易本身没有法律障碍的前提下,对上市公司开展尽职调查,以全面了解上市公司的情况。


三、与交易方案设计相关事项的尽职调查要点


(一)直接收购

本文所称直接收购,指收购人直接收购登记于转让方名下的上市公司股份(以下简称“标的股份”)。在直接收购中,与交易方案设计相关的事项主要集中于标的股份、转让方和受让方的资格、上市公司是否存在信息披露等重大瑕疵以及交易作价安排等方面,具体包括:

 

事项

主要内容

相关影响

关于标

的股份

标的股份是否存在质押

拟转让股份已经被质押且质权人未书面同意转让,则交易所不予受理该等股份的协议转让

标的股份是否存在尚未了结的诉讼、仲裁或者其他争议或者被司法冻结等权利受限情形

如存在,交易所将不予受理该等股份协议转让1

标的股份是否为无限售条件流通股,股份转让是否可能导致规避股份限售的相关规定

如否,交易所将不予受理该等股份的协议转让

关于转

方的资格

转让方如非自然人,其是否依法存续

如否,交易所将不予受理其所持股份的协议转让

是否涉嫌与上市公司有关的证券期货违法犯罪,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或者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者被行政处罚、判处刑罚未满六个月的

大股东(即持有上市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董监高不得减持上市公司股份

是否因涉嫌与上市公司有关的违法违规被交易所公开谴责未满三个月

是否存在因涉及证券期货违法,被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尚未足额缴纳罚没款的

转让方为董监高的:

1.是否处于本人离职后的六个月期限内;

2.在其就任时确定的任期内和任期届满后六个月内,每年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协议转让等方式转让股份的,是否已超过其所持本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五(因司法强制执行、继承、遗赠、依法分割财产等导致股份变动的除外)

如是,则董监高不得减持上市公司股份

是否有违反相关承诺

如是否存在股份减持相关承诺等,如有,则交易所不受理其所持股份的协议转让

关于上

市公司

是否涉嫌证券期货违法犯罪,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或者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者被行政处罚、判处刑罚未满六个月的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监高不得减持上市公司股份

上市公司是否存在可能触及交易所业务规则规定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自相关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或者司法裁判作出之日起,至下列任一情形发生之前:1.上市公司股票终止上市并摘牌;2.上市公司收到相关行政处罚决定或者人民法院生效司法判决,显示上市公司未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上市公司被交易所公开谴责未满三个月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得减持上市公司股份

上市公司最近三个已披露经审计的年度报告的会计年度未实施现金分红或者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低于同期年均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百分之三十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不得通过集中竞价或者大宗交易(注:一般而言,上市公司收购中主要采取协议转让的方式)方式减持股份,但已披露减持计划或者中国证监会另有规定的除外

最近二十个交易日中,任一日上市公司股票收盘价(向后复权)低于上市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或者最近一期财务报告期末每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最近二十个交易日中,任一日上市公司股票收盘价(向后复权)低于首次公开发行时的股票发行价格

关于受

让方

是否存在《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的不得收购上市公司的情形

如有,则不得收购上市公司

其现有主营业务是否与上市公司存在同业竞争或潜在的同业竞争

如有,应就避免同业竞争、关联交易作出妥善安排

受让方及其关联方与上市公司之间是否存在关联交易

资金来源是否已有稳妥安排2

收购人需就收购资金安排在收购报告书等文件中予以披露

关于交

易作价3

深交所协议转让的作价应当以协议签署日的前一交易日转让股份二级市场收盘价为定价基准,转让价格范围下限比照大宗交易的规定执行

需关注协议转让的定价基准日,就交易作价予以适当安排

上交所协议转让的作价不低于转让协议签署日(当日为非交易日的顺延至次一交易日)公司股份大宗交易价格范围的下限

其他

转让双方中任意一方是否存在被采取证券市场禁入措施的情形

如存在,则交易所将不予受理

本次交易是否可能构成短线交易或其他违规情形

如构成短线交易等,则交易所将不予受理。


(二)间接收购


间接收购,是指收购人不直接收购上市公司股份,而是通过收购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的控制权进而间接控制上市公司。间接收购中,建议对控股股东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是否存在质押、纠纷等进行尽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关注该控股股东自身的历史沿革、其他股东优先购买权的放弃、是否存在大额债务等情况,该等事项与收购非上市公司的尽职调查比较类似,本文将不展开讨论。


四、关于上市公司相关情况的尽职调查要点


上市公司收购中,除常规尽职调查涉及到的公司资产、负债、业务、人员等事项,也需要针对上市公司的特殊性,开展有针对性的尽职调查。下文列举了尽职调查中的部分重点关注事项,包括:


(一)上市公司表决权结构

1、是否存在控制权不稳定的风险


为避免触发全面要约收购,收购人在收购后所拥有的或可实际支配的有表决权的股份(以下简称“拥有权益的股份”)比例一般不会超过标的公司已发行股份的30%。但上市公司收购的主要目的为获取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如在收购完成后仍有其他主体所持表决权与收购人接近,则可能出现控制权不稳定的风险。


因此,在收购过程中建议关注标的公司股本结构,如存在上述控制权风险,建议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表决权委托、表决权放弃、配套其他承诺(如相关方出具不谋求上市公司控制权的承诺)等方式,妥善处理该风险。


2、上市公司是否存在无表决权股份的情形


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则》([2023]63号),上市公司回购的股份应登记在按规定开立的专用账户中,“上市公司回购的股份自过户至上市公司回购专用账户之日起即失去其权利,不享有股东大会表决权、利润分配、公积金转增股本、认购新股和可转换公司债券等权利,不得质押和出借。上市公司在计算相关指标时,应当从总股本中扣减已回购的股份数量。”


《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也规定了相关股东所持股份不得行使表决权的情形,如:投资者及其一致行动人拥有权益的股份达到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后,未履行报告等义务的,可能导致其所持部分股份不能行使表决权;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及受其支配的股东未履行报告、公告义务,拒不履行规定的配合义务,或者实际控制人存在不得收购上市公司情形的,中国证监会责令实际控制人改正,改正前,受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不得行使其持有股份的表决权。


在设计交易方案时,应充分考虑上市公司是否存在无表决权股份或可能导致股东所持股份不具有表决权的情况。


(二)上市公司治理


1、关于上市公司董事会


上市公司的控制权除了股东大会表决权上的控制外,还体现为对董事会的控制。


为此,建议对上市公司董事会/管理层的构成、任期、离职补偿等事项予以关注,结合收购人的目的与上市公司现状,对董事会、管理层人选的变更作出安排。


另外,上市公司现任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是否存在因涉嫌犯罪正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涉嫌违法违规正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最近三十六个月内受到过中国证监会的行政处罚,或者最近十二个月内受到过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的情形,因直接涉及交易本身可行性和后续的资本运作空间,也需予以关注。


2、关于上市公司三会运作等


对于需经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的事项(如对外担保、关联交易等),是否有经过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公司章程是否合法有效,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独立董事制度是否健全等,直接涉及上市公司发行证券的条件,也需予以关注。


(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事项

信息是据以作出决策的基础,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参差不齐,建议在尽职调查过程中,根据了解到的实际情况,重点关注上市公司是否存在信息披露的瑕疵,尤其是是否存在可能严重影响公司估值或导致公司可能存在被处罚风险的未披露信息(如金额较大的隐性债务、未披露的关联交易、大额或性质严重的行政处罚等)。


如存在上述情形,将直接关乎收购人的收购预期与收购目的。


(四)上市公司财务事项


财务部分,除了常规的资产、负债等事项外,法律尽职调查还可针对上市公司的特殊性,在财务方面重点关注以下事项:


序号

事项

主要内容

1

对外担保

上市公司是否存在违规对外担保

2

财务报告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是否存在被注册会计师出具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的情形

3

募集资金使用

上市公司是否存在擅自改变募集资金的用途而未作纠正的情形(如发行股票和债券的募集资金等)

4

公司利润

公司最近三年可分配利润的利润分配情况

5

是否存在债务违约

上市公司是否存在对已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或者其他债务有违约或者延迟支付本息的事实,仍处于继续状态的情形

6

上市公司利益保护

上市公司的权益被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严重损害且尚未消除的情形(如违规资金占用、不公允的关联交易等情形)

7

其他潜在的大额债务

如重大业务或借款合同、侵权行为(如知识产权侵权等)引起的诉讼、正在被立案调查的潜在的行政处罚等

   

上述情形,不仅直接影响交易方案,也将对上市公司后续的资本运作(如发行股票、实施重大资产重组、发行债券等)产生影响。


如上述第2-3项,即为《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规定的影响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的情形;上述第4-5项,根据《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的规定,公开发行债券的必要条件之一为“最近三年平均可分配利润足以支付公司债券一年的利息”;上述第6项,《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被收购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有损害被收购公司及其他股东合法权益的,上述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在转让被收购公司控制权之前,应当主动消除损害;未能消除损害的,应当就其出让相关股份所得收入用于消除全部损害做出安排,对不足以消除损害的部分应当提供充分有效的履约担保或安排,并依照公司章程取得被收购公司股东大会的批准。”


(五)上市公司对外投资

1、对外股权投资


公司上市后,对外扩张式的收购较为常见。但收购完成后如被收购公司经营不及预期,则上市公司的商誉面临减值的风险。实践中被收购公司脱离上市公司控制、导致“暴雷”风险的案例也屡见不鲜。在对上市公司尽职调查过程中,需关注上市公司的商誉情况。


2、财务性投资


《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规定,上市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除金融类企业外,最近一期末不存在金额较大的财务性投资。根据《<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三条、第四十条、第五十七条、第六十条有关规定的适用意见——证券期货法律适用意见第18号》的规定,财务性投资包括但不限于:投资类金融业务;非金融企业投资金融业务(不包括投资前后持股比例未增加的对集团财务公司的投资);与公司主营业务无关的股权投资;投资产业基金、并购基金;拆借资金;委托贷款;购买收益波动大且风险较高的金融产品等。因此,如果上市公司存在金额较大财务性投资的话,将给上市公司后续的再融资带来不利影响。


(六)关联交易、同业竞争

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同业竞争虽然是上市规则监管较严格的领域,但是,实践中仍然有较多的上市公司在此方面存在不规范的情形,例如,上市公司在定期报告等公开披露文件中未全面、准确地披露关联交易或同业竞争。建议对此予以重点关注。


(七)上市公司未来资本运作的相关事项


除上述事项外,还可结合《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项目承接负面清单指引》等规定,关注可能给上市公司后续股票、债券发行等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其他情形。


(八)业务经营的关键节点


如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后,上市公司将继续经营现有主营业务的,建议对上市公司现有业务相关的要素予以关注,如业务涉及到的核心人员、核心资质和专利等,以免对收购完成后的整合和持续运营造成不利影响。

 


附注:

《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份协议转让业务办理指引(2021年修订)》,本文中简称为“《深交所协议转让指引》”;《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份协议转让业务办理指引(2021年修订)》,本文中简称为“《上交所协议转让指引》”;《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8号——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股份》,本文中简称为“《深交所指引18号——股东及董监高减持股份》”;《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5号——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股份》,本文中简称为“《上交所指引15号——股东及董监高减持股份》”《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6号——上市公司收购报告书》(2020年修订),本文中简称为“《16号准则》”。



[1] 但按照《关于进一步规范人民法院冻结上市公司质押股票工作的意见》取得人民法院准许文件的除外。

[2] 中国证监会在处罚万家文化时,“龙薇传媒在自身境内资金准备不足,相关金融机构融资尚待审批,存在极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以空壳公司收购上市公司,且贸然予以公告,对市场和投资者产生严重误导”、“对无法按期完成融资计划原因的披露存在重大遗漏”是关注度较高的因素之一。

[3] 根据上交所、深交所发布的《关于通过协议转让方式进行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违约处置相关事项的通知》,股票质押回购违约处置协议转让的转让价格,不得低于转让协议签署日前一交易日股票收盘价格的70%。

君合是两大国际律师协作组织Lex MundiMultilaw中唯一的中国律师事务所成员,同时还与亚欧主要国家最优秀的一些律师事务所建立Best Friends协作伙伴关系。通过这些协作组织和伙伴,我们的优质服务得以延伸至几乎世界每一个角落。
北京绿化基金会与君合共同发起的“北京绿化基金会碳中和专项基金”,是中国律师行业参与发起设立的第一支碳中和专项基金。旨在充分利用公开募捐平台优势,积极联合社会力量,宣传碳中和理念,鼓励和动员社会单位和个人参与“增汇减排”、“植树造林”等公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