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发布 / 君合法评 / 君合法评详情

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浅谈规划纲要的亮点内容 ——从教育法律实践的角度

2025.03.31 余苏 黄建城

2022年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建成教育强国”明确为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吹响了新时代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冲锋号。2025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擘画了未来12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这份纲领性文件明确了教育工作中要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正确处理“五个重大关系”,全面构建“八大体系”,实现由大到强的系统跃升。同时提出两项主要目标:到2027年,教育强国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规划纲要》还从思想政治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终身教育等多个领域和方面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和目标,指明了中国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


《规划纲要》的出台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通往教育强国的道路,振奋和鼓舞着人心。接下来,我们将从教育法律实践的角度出发,结合《规划纲要》的内容,看看教育领域中未来发展向好和需要谨慎对待的都有哪些细分赛道。


一、 发展前景看好的赛道


(一)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是国家近年来鼓励和支持发展的赛道之一,此次《规划纲要》更是明确鼓励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推动校企在办学、育人、就业等方面深度合作,加强优质中等职业学校与高等职业学校衔接培养,稳步扩大职业本科学校数量和招生规模等多项支持政策。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近年来,高职(专科)、职业本科的在校生数量都在持续地增长,其中,2021年、2022年和2023年,高职(专科)在校生数量增长的比例分别为8.94%、5.08%和2.21%,职业本科的在校生数量增长的比例分别为76.18%、76.91%和41.95%。此外,随着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相关制度和政策愈加完善,职业学校的学生的毕业去向也越来越有保障。根据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于2024年11月22日发布的《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1,2022-2024年,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分别为94.70%、94.44%和93.96%,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分别为90.60%、91.88%和93.55%,总体保持在高位。2023年度,职业学校通过校企共建技术服务平台等方式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累计金额超过91亿元;转让专利成果超过7000个,涉及金额超5.4亿元。截至2024年,全国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近300所职业学校与70多个国家(地区)合作设立了约400个办学机构和项目,涌现出“鲁班工坊”“中文工坊”“现代工匠学院”等一批境外办学品牌。


从上述教育实践数据可以看出,在我国相关支持和鼓励职业教育发展政策的带动下,我国的职业教育正步入快速发展的周期,职业学校的社会认可度和满意度也在逐步提升,校企合作的形式呈现出多样化和灵活性的特点,职业教育未来大有可为。


(二)老年教育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的占比越来越高,对于老年教育的需求也愈加强烈。2025年1月1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其中,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数据,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31031万人,首次突破3亿人2。国家卫健委透露,2035年左右,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3。《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到:“各种形式经常性参与教育活动的老年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比例达到20%以上”。若按照2035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为4亿人计算,则2035年需要参加老年大学教育的人口数量约为8000万。而根据民政部网站的数据,截至2023年,全国各级各类老年大学达7.6万所,参加学习的学员2000多万人4。因此,到2035年的十余年期间,老年大学还有约6000万个学位的缺口。


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面,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老年教育事业发展,早在2016年出台的《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主要任务中就提出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老年教育”,随后2021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中也强调了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老年大学,而本次《规划纲要》更是明确要完善国家开放大学体系,建好国家老年大学。因此,无论从市场需求量,还是国家政策支持层面分析,老年教育是未来发展前景看好的教育赛道之一。


(三)研学旅游服务


近年来,面向学生开展的研学旅行市场火热,部分省市甚至推出了区域研学旅行品牌,例如四川省推出“行读四川”、山东省推出“见识齐鲁”等品牌。根据艾媒咨询的调查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研学游行业市场规模达1469亿元,预计2028年将突破3000亿元5。根据中国旅行社协会于2025年1月3日发布的《2024年中国研学旅游发展报告》6,中小学生和大学生是研学游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市场中热度最高的研学产品主题分别是自然生态、红色文化、劳动实践、传统文化和科技创新。截止至2024年12月30日,国内现存研学相关企业4.07万家。2023年至2024年期间,研学企业注册数量约4700家,发展势头强劲。研学企业中,中小微企业占59%、事业单位占17.57%,上市企业占4.6%,且约78%的研学企业对研学旅行市场比较有信心或者非常有信心。


通过上述市场调查的数据可以看出,随着国民教育文化需求的提升、政府政策红利的释放以及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学生研学旅行活动已成为旅游市场重点发展方向,同时这也与《规划纲要》鼓励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支持学生参加红色研学之旅的政策相呼应。但需要提醒注意的是,相关单位在开展线上或者线下研学活动时,应当严格遵守研学服务的合规要求,具体合规要求可参见君合法评文章《合规研学 安全旅行:解析火热研学风潮背后的法律合规要求》和《线上研学旅行平台法律合规要点与实务建议》。


(四)大学科技园


《规划纲要》强调了要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打造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加强与各类技术转移转化平台和高新园区等的协同,促进高水平高校、优势学科与重点行业和头部企业强强联合。高等学校除了承担教育教学的职责之外,还具有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职能,如果高等学校再以其科技研发成果与企业合作,将该等创新的科学技术运用到实践中,解决社会中存在的难题,将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发展。而大学科技园便是承载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发和校企合作的重要载体之一。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主编的《中国火炬统计年鉴2024》,截至2023年,全国共有139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场地面积合计614.6万平方米,在孵企业总数11088家,总收入367.7亿元,员工总人数共11.3万人,并累计孵化了17152家毕业企业,为社会贡献了大量优质的创业项目与资源。实践中,许多优秀的企业正是从大学科技园中孵化出来并一步步发展壮大的,例如清华大学科技园成功孵化了“华控赛格”、“瑞芯微”等一批具有较高市场价值的创新型企业。


虽然大学科技园是高校技术转化的重要平台之一,但设立国家大学科技园的门槛并不低。早在2006年11月24日,教育部和科学技术部便联合制定了《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和管理办法》,此后在2010年和2019年分别对该规定进行了修订。国家对于国家大学科技园的认定条件也比较严苛,包含了十项条件,其中除了要求场地总面积不低于15000平方米之外,还要求园内在孵企业达50家以上,其中30%以上的在孵企业拥有自主发明专利,大学科技园50%以上的企业在技术、成果和人才等方面与依托高校有实质性联系等。而部分地区也出台了地方性大学科技园的认定和管理细则,例如广东省教育厅和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于2020年4月17日印发了《广东省大学科技园实施办法》,其中关于“省级大学科技园”认定条件会比国家大学科技园的认定条件较为宽松一些,例如其对场地总面积的要求为不低于8000平方米,园内在孵企业不少于30家等。因此,我们建议对于园内在孵企业数量不多的高校和科技园,可以考虑分两步走,先申请认定“省级大学科技园”,待科技园发展达到一定规模之后,再申请认定“国家大学科技园”。


二、 谨慎对待的教育赛道


(一)民办幼儿园


《规划纲要》明确了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稳步增加公办幼儿园学位供给,落实和完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扶持政策。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规定,到2020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0%,其中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原则上达到50%。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20年、2021年、2022年和2023年的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分别是50.63%、51.89%、54.04%和56.23%,逐年增长。而根据《规划纲要》的指导意见,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未来还会稳步增加。这也意味着,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将会进一步逐渐下降。此外,为满足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的要求,民办园中将会有一大部分需要认定为普惠性幼儿园,而民办普通幼儿园和民办高端幼儿园的占比将被进一步压缩。


202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其实目前在国内部分省市已有了免费学前教育的有益探索和实践,如果下一步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势必对民办幼儿园,尤其是非普惠的民办幼儿园造成强大冲击。


(二)校外培训机构


2021年7月24日,《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印发,要求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资质,强化培训收费监管,坚持校外培训公益属性,有效预防“退费难”、“卷钱跑路”等问题发生。此后,教育主管部门多次开展对学科类和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排查,查处了一批违规办学的培训机构。2023年,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印发了《校外培训机构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和《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进一步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财务监管和完善对校外培训机构行政处罚的规定。2024年,教育部发布《校外培训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拟进一步规范校外培训活动。


近年来,《双减政策》及其配套法律法规文件的实施效果显著,整治了一批违规的校外培训机构,提高了校外培训的质量。因而,市场上有传言《双减政策》的整治行动已快到收尾阶段,接下来将逐步放开校外培训机构。但本次《规划纲要》仍然明确要巩固校外培训治理成果,严控学科类培训,规范非学科类培训。因此我们理解,在未来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双减政策》及其配套的法律法规文件还会对于校外培训机构的管理和规范继续发挥作用。


三、结语


教育是国之大计,更是民之期盼。《规划纲要》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教育事业迈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这份凝聚着全党全社会智慧的文件,既描绘了教育强国的美好图景,也指明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实践路径。从教育法律实践的角度出发,结合《规划纲要》的具体内容来看,职业教育、老年教育、研学旅行服务、大学科技园可能是未来发展前景看好的赛道,而民办幼儿园和校外培训机构则可能是需要谨慎投资的赛道。但无论如何,每一个教育细分赛道的发展和每一项教育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党、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奋斗。让我们携手同心,共同谱写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的壮丽篇章。



1. 参加: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3MjIyNjg4OQ==&mid=2247596256&idx=4&sn=511662cf6e2c529adbbe379be49a6fc2&chksm=ea313e3f6b41698f0547aaca538bf612b1310135c34a2ca2b34d37c3a624f0616cce61ffe477&scene=27

2. 参见:https://laoling.cctv.com/2025/01/17/ARTI1YQU2WRMlO75bKSmmyLY250117.shtml

3. 参见:https://news.cctv.com/2022/09/20/ARTInjejQDvmMaZi5jzTPHYT220920.shtml

4. 参见:https://www.mca.gov.cn/n152/n166/c1662004999979995478/content.html

5. 详见:https://k.sina.com.cn/article_1850460740_6e4bca440190128mo.html

6. 参见:https://mp.weixin.qq.com/s/nNu4YNlA47fJGzCMtXNIgg

君合是两大国际律师协作组织Lex MundiMultilaw中唯一的中国律师事务所成员,同时还与亚欧主要国家最优秀的一些律师事务所建立Best Friends协作伙伴关系。通过这些协作组织和伙伴,我们的优质服务得以延伸至几乎世界每一个角落。
北京绿化基金会与君合共同发起的“北京绿化基金会碳中和专项基金”,是中国律师行业参与发起设立的第一支碳中和专项基金。旨在充分利用公开募捐平台优势,积极联合社会力量,宣传碳中和理念,鼓励和动员社会单位和个人参与“增汇减排”、“植树造林”等公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