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29 谢青 秦天宇
在债券通即将开通一周年之际,我们有幸受邀参加了一场由境内登记托管机构、境外托管行、境内做市商等市场参与者参加的小型座谈会,进一步了解截至目前债券通业务的发展现状及市场机构对债券通业务的预期。以下为我们粗浅的观察,供大家参考。
一、 回顾
债券通的“北向通”于去年7月3日正式启动。根据债券通有限公司的数据,截至2018年5月31日,已有315个境外投资者通过北向通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境外机构注册地也从集中在香港地区,扩展至中国台湾、新加坡、美国、开曼群岛等近30个国家和地区。
债券通是内地与香港债券交易、结算等基础设施之间的互联,其采用了国际成熟市场通行的做市商交易机制与多级托管模式,使得境外投资者可以在不改变业务习惯的情况下参与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在债券通机制下,境外投资者无需通过结算代理人而可直接利用其在香港开立的现有账户接入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通无疑为境外投资者提供了一个便捷地参与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路径。在运行过程中,市场机构普遍关注以下尚待解决的问题。
1. 提升结算效率
境外托管行及参与者普遍希望可以进一步提升结算效率以降低资金占用成本。
2. 明确税收政策
目前,债券通的税收计算标准、收取方式以及税收追索相关的问题仍有待进一步明确。另外,据称相关机构已开始研究税收代扣代缴的可行性,我们期待相关政策能尽快明确。
3. 增加外汇风险对冲方法
依据现有规定,境外投资者仅可在香港结算行办理风险对冲,汇率对冲成本较高。境外投资者期待可在境内外汇市场对冲汇率风险,比如先行通过境内做市商办理风险对冲。
4. 交易范围有待扩大
北向通的参与者期待将债券通的交易范围扩大至债券回购、利率衍生品以及交易所债券,但由于涉及到中国监管机关关于金融市场开放的整体规划,可能仍需时日加以解决。
二、 展望
由于内地与香港乃至国际债券市场本身存在差异,互联互通的过程中涉及到诸多规则、制度和系统的建设。上述所列债券通业务中待解决的问题,一部分问题是短期内可以通过改善效率和明确规则加以解决,也有部分问题涉及法律制度的差异以及金融市场开放的整体规划,可能在短期内无法实现,这也需要市场参与者的耐心等待。
目前,境外投资者有多种路径选择(例如,QFII和RQFII、银行间债券市场直接准入 、债券通等)投资中国债券市场,我们认为长期看来,多种路径并存可能是常态。不同的路径在其发展过程中呈现不同的特点。因此,建议境外投资者根据自己的具体需求选择适合的路径。我们也将持续关注,为客户提供最新的信息以及专业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