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0 君合市场部
受访者画像:
他是青年律师中幽默的学霸。从上海到英国,万里航程的积累让他成为了专业、精深的“博士律师”。在他离儿时梦想越来越近之时,却发现发际线才是成功的标志。
他是经过认证的律师新星,是公司治理、资本市场、投资与并购的“高级技工”,也是生物医药、半导体、信息技术与高科技多领域多行业的挑战者和探索者。
组长这样评价:从我最初认识郑子威的时候起,他对于成为一名优秀的律师和合伙人就充满着渴望,并坚定地在为之努力。他业务领域较广,专业技能扎实,在项目的开发、管理和维护上有着出众的能力,深受各类客户的信任和好评。他为人谦逊友善,性格开朗乐观,能给团队传递满满的正能量。并且,郑子威还乐于将工作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与分享,提升团队整体的战斗力,毫无保留地为团队律师的职业发展贡献其个人的意见与建议。作为资本市场3组的组长,我推荐郑子威既是对其过往努力的认可和鼓励,也是希望激励更多团队律师能够不忘初心,砥砺而行。
1. 您有过多段长达11年之久的国内外研习法律专业的求学经历,请问一下您是如何看待法学领域学习与实践的关系的呢?您是怎样平衡工作和学习之间的关系的呢?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首先,我想区分“学习”和“学历”这两个概念。学历对于律师职业而言,可能只是求职时的一块敲门砖,以及市场开发时的一份锦上添花。但学习是身为律师可能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
11年持续的努力,我很幸运地获得了最高的学历,但这份学历上的成就非但没能直接转换成律师工作的有效生产力,反而给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造成了一定的打击。纸上得来终觉浅,象牙塔里学到的理论和实践需求确实还有着一定的差异。
所以,我很现实地给很多想做律师、并冲动想要读博的同学建议:如果你不确信自己为什么要读博,就不要轻易开启这段旅程。但转换为人生的维度来看,我非常庆幸有过这么一段海外求学的经历。它改变了我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步伐。我感激我学会的不仅是博士论文的课题内容,获得的不仅是一纸文凭,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学习”。学会“学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方法论。会学习的律师能够很快掌握法律的变化,理解市场的创新,而这些远不是仅有历史学习背景的学历能力能赋予和体现的。因此,律师工作离不开学习,但绝不局限于学校的学习经历,更需要知道如何快速学习的能力。
2. 人生的浩瀚星空中,梦想常常是那颗最亮的星,我了解到您从小的梦想“星星”就是做一名律师,能谈谈是什么经历让您有着这样的梦想?在刚刚执业时,有哪些经历或决定对您影响深远?
说起来还真充满戏剧感,我之所以选择当律师是因为儿时看香港TVB律政剧时,觉得港剧中的大律师身披法袍,头顶司法假发,特别帅气,从此立志要成为一名厉害的律师。随着后来人生历程的发展,一直很幸运的是,我在成长过程中并没有改变儿时梦想的执念。所以,在英国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后,我放弃了在英国做老师的机会,毅然回国追寻年少之时的梦想。
我清晰地记得我回国工作那年已然而立,相较于很多同龄的同行已经落后太多了。说不着急,那一定是假的。人即使可以没有攀比之心,但胸怀天下的男儿岂能没有争强的血性。“我希望圈外人知道我是一个律师,圈内人知道我是一个优秀的律师”这一信念支撑着我继续坚持一步步地从基层做起,兢兢业业、锲而不舍。
回望过去,选择做律师,就像经历了一场漫长的旅途跋涉,从最初的兴趣萌芽,到职业规划的明确清晰,每一步都踏着梦想的节拍,穿越一道道荆棘与鲜花并存的风景。这不仅仅是一次职业的选择,更是一场心灵的远征,对法律世界的穷奇探索。
3. 您曾参与包括中国宝武对新余钢铁集团的收购、华住集团于香港联交所主板第二上市、满记甜品的收购、上海机场战略投资中免日上互联等在内的众多项目,这些经历对您从一名律师成长为一名合伙人有什么样的帮助吗?
当然!首先得感谢君合,以及一直以来给予我指导、提携和支持的各位律届前辈。这些明星项目对一名律师的成长至关重要。有幸参与明星项目与有荣焉,也在极大程度上满足了做交易律师的成就感。无论是对于所内晋升,还是对外开发,都有着非常好的广告效用。另一方面,明星项目是律师法律功底、项目经验、管理能力、沟通技巧的综合性试金石。通过明星项目的锤炼,律师可以更深入的理解商业逻辑,习得更出色的大局观,提升商业和法律综合的判断能力。但同时,明星项目的高难度和低容错率,也促使律师更谨慎地研究和确认法律领域的每一个细节问题,从而精进了内功。
4. 恭喜您近期获评知名法律媒体《商法》2024 The A-List律师新星。作为律界新锐,您建议青年律师应如何克服困难及挑战?如何注重自身的成长?
一方面非常荣幸能获此殊荣,一方面也诚惶诚恐,毕竟作为青年律师也还在努力奋斗的路上,且长路漫漫。回顾自己这一路来的收获和教训,有一些个人的感悟可以分享给同样在为律师梦想努力的同路人:
(1)总体而言,律师行业比以前更难了。那些优秀的前辈所获得的成就也许遥不可及,但我们也无需妄自菲薄。这不是个体能力的问题,而是大势。
(2)前路并非一帆风顺,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有梦不觉天涯远,世上总有一些美好值得我们全力以赴。
(3)永保一颗好奇之心,随时学习,终身学习。虽然律师行业非常看重经验,但经验的更替速度也极其惊人。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法律知识、行业认知和市场前瞻判断,才能做出正确的研判,并给出更优的方案。
5. 您曾经在校园活动里年轻的法学生们说,在顶级律所要做好“吃苦”的准备。那么在您执业的十年里,您的苦与乐是什么样的呢?
律师是一个比较传统的经验性行业,经验的积累是成为优秀律师的必经之路,且没有捷径。没有长时间项目一线的锤炼,历经包罗万象的各类法律问题,很难识别疑难杂症并对症下药。所以,入行初期免不了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辛苦。刚加入君合的前5年,工作到凌晨2、3点是生活的常态,时不时地还能通宵看个日出。有时候收工回家的车上看到上早班的环卫工人和早餐店老板刚开始新的一天,不尽感慨“其实大家都挺不容易的”。
当然,苦与乐是相对的个人感受。律师工作,尤其是初出茅庐的前几年,繁杂的工作内容、熬人的工作时长是客观情况,也很难被颠覆。如果只是以完成作业的心态做事,那大概率是苦不堪言;但如果享受完成工作目标后客户或者合伙人对自己的认可,那种成就感也会让人乐享其中。
我在学校给学生上课时常说,律师这行业,如果不是真心热爱,靠吃苦耐劳是很难长久的。基于热爱作出的人生选择,身体再累也会乐在其中。
6. 面对工作压力,您通常采取哪些方式放松自己?
我有个很幸运的特质就是对压力的钝感力。工作中,我往往更关注结果,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专心钻研方案。一个方案行不通就再研究另一个,直至得到一个客户和团队双方都满意的结果。回头看看,时间和难度上都可能给人“压力感”,但自己更像朝着终点冲刺的赛车手,无暇感受过程中的情绪,而一旦项目顺利交付,也浑然回味不出当时压力是什么感受。钝感力带给我的是在面对外界的喧嚣和压力时,保持内心的平和稳定,它让我在复杂多变的法律环境中保用坚韧和智慧持清醒与坚定,在挫折中不失方向。
在很多人眼中,律师似乎总是和繁忙、奔跑和各种极限时间点相关联,给人以“工作狂”的印象。但我始终认为“律师也可以是生活的艺术家”。我爱好打羽毛球、桌球和高尔夫,喜欢吹着海风听音乐,享受捧着纸质书籍和杂志的生活质感。我也热爱料理。在我看来,“做饭”是限缩在解决温饱问题上,而“料理”则会治愈人心。只有用心设计、精准执行,才能换回品尝者发自肺腑满足的表情。
生活与工作的平衡,就像一幅精美的画卷,需要用心去描绘和经营,只有将工作的热爱与生活的温度相融合,才能体验职业的幸福和人生的丰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