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发布 / 君合人文 / 君合人文详情

2024青年合伙人丨沈程:此间少年 清韵直贞

2024.07.27 沈程

Profile(受访者画像):


《荀子·致仕》曰:“程者,物之准也;礼者,节之准也。程以立数,礼以定伦。”

他是从初级到资深律师,连续六年君合所内评选的“杰出律师”

他是君合“广告合规”和“行政执法调查”领域的小达人

他勤奋且善于沟通、踏实稳重、更努力进取,他是君合上海争议解决团队的灼灼青年

 

1. 今年是沈律师执业的第十年,能否介绍一下你在争议解决领域深耕的细分方向?


今年是我在君合工作的第十年,这十年间我主要在不正当竞争、股权纠纷、产品质量、合同争议等领域从事诉讼和仲裁争议案件的处理。在我们所代理的这些案件中,一般存在几个突出的特点:


第一,案件难。许多案件存在较为复杂的法律关系或交易结构,甚至许多是一审或系列案件已经被判败诉的案件,希望能够“逆风翻盘”。


第二,争议大。由于委托方通常是商业主体,许多案件前期已经经过多轮的沟通和谈判,到了君合争议解决律师这里时,已经到了不得不“动手”或不得不应诉的阶段。并且,其中一些案件的争议标的金额是“天文数字”。


第三,影响广我们代理的许多案件都出现在了各大平台的“热搜”词条里,因此我们不仅向客户提供关于争议解决方面的服务,也分享我们在处理类似高曝光度案件方面的成熟经验。同时,关键时刻也要能顶得住压力,捍卫客户的合法权益。


第四,涉外性。作为君合律师,我们处理的许多案件都具有较强的涉外性。一方面,君合有许多外资客户,我们需要用外资客户能够理解的语言向他们解释说明案件的进展和对案件的判断;另一方面,我们也在协助很多国内企业处理涉外纠纷,利用君合的涉外经验以及广泛的国际合作网络处理跨国和跨法域的法律纠纷。

 

在近两年我所处理的案件中,有三起印象较为深刻的案件。


第一起案件涉及互联网不正当竞争纠纷。执业十年,我常常感慨,互联网领域的不正当竞争形态“与时俱进”、“常看常新”,我们所代理的这个案件就涉及新型的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鲜有相同的在先案例。该案中我们代理一家知名的互联网公司,最开始启动诉讼面临不少困难,但因为相关业务模式对客户的商业运营有较大影响,我和团队在制定了周密的取证计划和诉讼策略后,结合我们对于新型业务模式的深入理解,层层推进,历时一年多、多次开庭后取得了胜诉。在处理这个案件时,我们团队和法官有过近10次电话沟通,从程序推进、事实梳理到法律适用,一直用积极的态度阐释我们的观点和立场。也很感谢主审法官没有“厌烦”我们,耐心听取意见,并最终依法裁判支持了客户的诉讼请求。

 

第二起案件是“两个巨头”之间的系列合同纠纷,一边是外资巨头,另一边是中国上市公司,该案涉及情势变更和不可抗力法律规则在实践中的适用问题。我和团队在上诉程序中以高院审理的核心案件为抓手,从案件事实和法律适用等方面据理力争,最终为客户争取到高院改判、支持我方主张的最佳结果,为后续系列案件的改判和再审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记得开庭的时候,虽然戴着口罩,但为了更好地表达观点,一整个下午我都在“激情”发言,且有理有据、有来有回,开完庭后回到办公室时已经筋疲力尽。

 

第三起案件是涉及上市公司的系列股权争议案件,案件争议很大,我们在一审程序中为客户(被告)取得了胜诉判决,但该案件被二审法院发回重审;在面临此重大不利局面的情况下,通过我们细致的说理和举证,一审法院再次判决我方胜诉,最终该结果被二审法院维持。经此一役,客户对君合团队的专业能力大加称赞。但我们深知,需要持续的提升和努力,才能对得起客户的信任和支持。

 

2. 商业合规律师涉及广告、标签、产品质量、反不正当竞争、消费者权益保护、个人信息保护、反垄断等多重内容,可否分享您执业10年中,您的1-2个典型性案例呢?


这10年来我为许多世界知名的500强公司以及一些富有创造力的知名品牌、创业公司等近百家客户提供了商业合规以及应对行政调查等法律服务。长期以来,我们不仅和客户的法务、合规团队进行紧密的业务联系,也深入地和客户的研发、商务、市场、营销、客户关系以及公共关系部门有着广泛和深入的交流与合作,为的就是能够更加了解客户的业务模式,提供更加落地化的合规方案。可以骄傲的说,很多时候我不仅是客户的律师,更是客户商业运营团队的成员。许多时候,客户们遇到商业合规问题时会直接给我打电话,我也很乐意在非常短的时间内给出精准的判断,并提供务实的解决方案。

 

就在今年,我和团队支持客户将一个世界知名潮流品牌第一次引入中国,并提供了广告、标签、产品质量、消费者权益、个人信息保护等几乎全方面的合规法律服务,这是十年来我们在这一领域所积累经验的一次集中答卷。在提供服务的同时,我也成为了客户产品的忠实拥趸,对其背后的产品文化有了深深的认同感,更极力向同事和朋友推荐。每逢周末,我会和家人穿上他们的产品一起出行,做一次临时的“产品经理”。

 

前两年,我们也支持了一家世界知名的500强公司全方面地处理其在华行政调查案件。我不仅陪同和代表客户前往全国多地处理紧急调查,每周还要向客户的外国总部多次汇报案件进展,并就下一步工作进行规划和安排。因为时差的原因,那段时间我常常白天处理案件上的各项案头工作,晚上参加电话会,夜以继日地支持客户处理各类法律问题。通过客户和君合团队的紧密合作和互相支持,最终这一系列案件得到了妥善良好的处理,有效降低了对客户公司运营的不利影响。

 

另外,结合多年来在广告合规方面的经验,我还和资深合伙人一起合作,参与了法律出版社《文化娱乐法律实务》一书广告合规章节的起草和编纂工作。我主笔起草的多篇合规业务法评文章也被收录在君合《合规之道》一书之中。

 

3. 根据您的执业经历,您认为一个“好商业律师”的要求和标准是什么?


沈程:在这个问题上,更多的时候我还是一名观察者,因为君合有许多业界知名的资深商业律师,这给了我很好的机会来观察,他们是如何执业的。我理解,成为一个“好商业律师”应该至少要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可靠。商业合作关系中,如果被合作伙伴评价为可靠,我认为这是一种极高的赞誉。在过去十年的执业过程中,无论对内合作,还是对外服务,我都用尽全力来提供这种“可靠性”,当然这也意味着极大的付出,且需要强有力的团队支持。“可靠性”意味周密的考虑、及时的反馈以及精准的实施。


第二、精通法律和商业。作为一名商业律师,当然要有服务意识,这就要求律师必须对客户的商业诉求有充分的理解,也要将这种商业诉求贯彻在具体的案件和项目实施中。以我的执业经历而言,伴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起起伏伏,以及人工智能作为新兴行业的逐步崛起,商业律师必须对前沿经济和法律问题有敏锐的观察和先人一步的思考。在这方面,本科时同时学习法律和财务管理,研究生时在美国法学院学习国际税法,以及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在德勤Tax & Legal部门学习和通过CPA经济法、税法等考试,为我更好地理解商业案件中的非法律争议打下基础。近年来,我也在密切关注新兴的立法动向,争取在第一时间为客户作出解读,就立法给商业实践可能带来的变化和调整作出及时的预测。


第三、不要自我设限,做一个资源整合者。客户的需要往往并不仅限于一个方面,甚至也并不仅限于法律方面,因此一名成功的“好商业律师”应当努力做一个资源整合者,以为客户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为努力目标。这方面也正是君合的强项,2024年是君合建所35周年,作为始终坚持一体化运营和管理的律所,我们每名合伙人和律师都有自己精通的执业领域,且能紧密合作为客户提供综合的解决方案。在过往处理的一些案件和项目中,无论是证监会的行政调查,还是上市公司做空案件,我对此已深有体会。

 

4. 您是从初C律师到资B律师(连续六年)都被评为君合所内评选的“杰出律师”,是什么样的特质能让您持续获评?


获得这些荣誉首先要感谢我所在争议解决组的合伙人前辈们,所给与的充分信任和锻炼机会。从执业第3、第4年起,我就已经开始主办标的金额数亿元的复杂案件,当时常常焦虑地难以入睡,睡觉时都在思考每一个细节,但回过头来看却是宝贵的人生财富。坦白说,大多数时候,律师的工作并没有综艺节目中所显现的高端又有趣味,更多时候面临的是高压、枯燥和挑战。如果说有什么特质帮助我获得了这些荣誉,我相信是“勤奋”“高度责任感”和“钻研精神”。此外,还有许多君合律师也非常杰出,比我更有天赋,这也促使我多年来要持续不断的努力向前。

 

5. 您未来的执业发展方向和愿景是什么?


律师行业是个受经济周期影响比较大的行业,尽管近几年整个行业遭遇了一些瓶颈,但我对未来仍充满期望和信心。

 

关于执业方向的发展,我的思考和愿景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第一、继续加强自己在现有争议解决和商业合规领域的执业能力和经验,服务好现有客户。

第二、关注新兴领域,新的业务需求,将自己的法律服务和国家的发展方向结合起来,发现跨越周期、超越周期的业务机会。

第三、持续提升和扩大跨国、跨境和跨法域的法律服务能力。近期我正在带领团队为客户提供多法域的合规法律服务,并在资深合伙人的支持下加入了国际律师组织Lex Mundi的业务小组,与各国法律同行保持交流,关注国际法律市场的发展和执业经验,期待为跨国客户、中国企业“走向海外”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

君合是两大国际律师协作组织Lex MundiMultilaw中唯一的中国律师事务所成员,同时还与亚欧主要国家最优秀的一些律师事务所建立Best Friends协作伙伴关系。通过这些协作组织和伙伴,我们的优质服务得以延伸至几乎世界每一个角落。
北京绿化基金会与君合共同发起的“北京绿化基金会碳中和专项基金”,是中国律师行业参与发起设立的第一支碳中和专项基金。旨在充分利用公开募捐平台优势,积极联合社会力量,宣传碳中和理念,鼓励和动员社会单位和个人参与“增汇减排”、“植树造林”等公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