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19 李逸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And be one traveler, long I stood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Then took the other, as just as fair,
但我却选择了另外一条路,
And having perhaps the better claim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Because it was grassy and wanted wear,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Though as for that the passing there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
Had worn them really about the same,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And both that morning equally lay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In leaves no step had trodden black.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Oh, I kept the first for another day!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Yet knowing how way leads on to way
但我知道路径延綿无尽头,
I doubted if I should ever come back.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I shall be telling this with a sigh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Somewhere ages and ages hence: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而我选择了人际更少的一条,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这是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创作的一首意境深邃的哲理诗。获过被称为“科幻小说诺贝尔奖”——雨果奖的著名科幻小说家刘慈欣,在他的小说《球状闪电》中曾反复引用,是几位科学家的座右铭。诗人在诗中选了一条人迹稀少、布满荆棘的道路,并坚定的走下去。多少年后,当邵春阳回首望去,他是否知道年少高考时面临人生千百种选择时,他选择是一条漫长而又光荣的荆棘路。
1964年,邵春阳出生在安徽农村,自小生活困顿。(详见“春风化雨泽天下,阳煦山立暖人间”一文)19岁那年,他发愤图强考上了华东政法大学,毕业后在安徽涉外经济律师事务所执业了五年。1992年,司法部要求安徽省司法厅在全省范围内选拔一人去北京,参加中英青年律师交流项目的选拔考试。1993年,29岁的邵春阳以安徽省考试第一名的成绩获得去北京参加司法部中英青年律师交流项目选拔考试的机会,并通过最终的考试,得以赴英留学。回国后,他先后执业于英国西蒙斯律所(Simmons & Simmons)和美国盛德律所(Sidley Austin)。
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文件,标志着中国终于成为WTO新成员。对于百年来在现代化道路上踯躅前行的中国来说,加入WTO不仅是适应一系列多边贸易体系的规则,也是一个现代化追赶者的梦想,是一个国家以开放带动改革的寄托。
世界对中国呼唤:“中国,请进”,这一声令人落泪。而2002年初,君合也向邵春阳招手呼唤着:请进!
在外资所工作过六年后,邵春阳察觉到了发展的瓶颈,一是他没有读过美国法;但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外资所对于律师执业有极大的限制,不能代表客户出具中国法律意见书,邵春阳觉得他还可以趁着年轻出来闯一闯。而说起加入君合的过程,可谓柳暗花明。最开始时,和他一起英国留学的同学创立了某律所后邀他加入,前后接触了大半年的时间,邵春阳同意了。刚去就让他感觉到有些不太舒服,除了当初谈好的所有合伙人是平等的权益变成了给他多少不确定外,还让他承担他加入之前律所搬家而分摊的费用。而这时,一直认识邵春阳的潘跃新知道邵春阳从外国所辞职后,立刻让秘书给邵春阳买了一张往返北京的飞机票,让他去君合面试。不能推却盛情的邵春阳去了北京,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当他到了华润大厦楼下时,君合的资深合伙人潘跃新和刘林飞已经站在楼下远远的迎接他了。上楼后,见他的人是肖微和巩军,谈的都是未来发展及他个人怎么发展,这让邵春阳觉得君合的合伙人都很大气、也让人很暖心,于是决定在2002年4月正式加入君合。
邵春阳之前一直在外国所工作,没有自己单独开发过,他心里一点底儿也没有。于是,忐忑间选了当时君合两档创收要求中的较低档。4月份进来后,4月、5月、6月、7月他一直在做BD(业务拓展),却没有一单生意,邵春阳焦灼的晚上睡不着觉。但持续的努力终将有回报,经过几个月的“铺垫”和累积,他在年底不仅顺利完成任务还有超额。自此一发不可收拾,从加入君合至今17年中,有12年他的业务工作总量排在全所前三甲,是榜上当之无愧、雄霸一方的“大诸侯”。而这与他的“拼命”是分不开的。
进入君合后,邵春阳的业务非常繁忙,天天加班,他形容说:“虽然我在外国律师事务所的工作挺疯狂的,每周加班熬通宵。但,我在君合的加班比在外国所时还要疯狂。”他在君合人称“邵3000”,是因为他每年的工作小时超过3000个小时。“加班狂人”刘林飞曾说过:“在这个所里,加班能和我一拼的,只有邵春阳。”
2004年8月,在希腊雅典举办的奥林匹克夏季奥运会上,中国军团夺得奖牌榜上第二名的佳绩。在那场饕餮盛宴的110米栏决赛中,一个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青年刘翔,让全世界的人们看见了中国的力量。中国的力量是可以站在奥运会的舞台上,中国人实现了第一次速度与力量的结合,中国人第一次在110米栏田径赛场上登上了世界顶峰。而同年的初夏6月份开始,邵春阳承接的“上海电气H股发行”项目,展现的是“君合力量”。
上海电气H股发行项目,不仅仅是君合做的第一个海外上市项目,也是君合上海第一个IPO上市,收费超过几百万的项目。这个项目的忙碌程度只能用“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来形容,由于上海办公室人手短缺,君合从北京、海南等各地抽调了律师支持,共有十多个律师在这个项目上,邵春阳本人一周一两次通宵是最常见不过的事情。仅仅在客户的办公室,他就熬了七个通宵!
从一开始,整个上海市国资委、发改委、证管办领导都非常重视这个项目,这是自1996年来,上海公司首例香港主板上市项目。在此之前的十多年,没有上海公司在香港主板上市。但这个项目最一开始并不是落在君合手上,上海电气最早聘请了另外一家律所,但做了一两个月后,公司和承销商认为这家所不能胜任,于是在市场上重新招标,经过公司和承销商多轮面试后,才找到了以邵春阳为牵头合伙人的君合团队。作为国企的上海电气要求很严,项目期间,每周都有例会,每周都对各中介机构的工作表现进行考评。但每周例会上君合都因服务最优、质量最好、最及时而受到表扬。上海电气项目上的七八个律师都来自于外地办公室。为了解决这七八个人的住宿也为了省钱,办公室在上海城隍庙的后面租了一个房子。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邵律师每天亲自开着老潘(潘跃新)转卖的、破旧的桑塔纳汽车,接送项目组外地律师往返于城隍庙和火车站附近的上海机电大厦(后来转移到四川北路的上海电气办公室)。
历经整整十一个月的努力,项目非常成功!因为这个项目的轰动性及示范效应,上海机电项目组的原班人马很快承接了重庆机电H股项目,随后君合上海还承接了交通银行上市等等一大批重大公司上市项目。上海电气上市后不到半年,又将上海电气下属集优机械IPO项目交给君合。
有趣的一个插曲发生在项目结束两年后。
一天,邵春阳接到了上海社保基金案专案组的电话,要求约谈,因为该上海电气项目君合的收费是第一家律所报价的几倍,故可能受到专案组的质疑。为此,邵春阳分别准备了君合从第一天跟上海电气就受聘沟通的各种邮件、收费发票、财务入账记录、250多页的法律意见书、以及打印出来100多页的君合律师详细的工作记录;还做了一个目录和漂亮的封面。当专案组的两个官员看到所有上述资料后,非常震惊。邵春阳提供的专业、详实的材料不仅打消了专案组官员的疑虑,君合的严谨和细致还受到了高度的评价。两个人站起来和邵春阳握了握手说:“你们君合,厉害。”
由邵律师牵头的部分IPO项目
正是由于邵律师在外资所工作期间获得的涉外证券方面的知识和经验,邵律师成了君合上海分所资本市场业务开拓者。2004年邵律师牵头承接的上市电气H股上市项目是上海办公室独立承接的第一个IPO项目,由此打开了上海办公室资本市场的局面。随后,邵律师牵头完成的潮州三环电子A股项目、CVC收购珠海中富(PIPE项目),85度面包、海昌眼镜等台湾上市项目,中建材国际工程应收款ABS项目,中国绿宝集团香港上市(君合第一单香港和内地办公室联手红筹上项目),O2 Micro香港介绍上市(第一单NASDAQ上市公司在香港介绍上市项目)等资本市场业务,多方位奠定了上海办公室资本市场业务的基础,为全所资本市场业务的发展和巩固作出了贡献。
邵律师经常受母校华东政法大学之邀担任研究生论文答辩评委
所有人评价君合,都说这个所非常专业、规范、严谨且质量精良、注意风控,君合的法律意见书是行业风向标。君合有风控委员会,做IPO的法律意见书要有法律意见书委员会指派人复核,这些制度的建立,为君合提供高质量、高品质的法律服务奠定了基础。而这些基础,是合伙人们这么多年慢慢的、一点一滴累积起来的。尤其是对于像邵春阳这样在君合的一批在外国律师事务所执业过的律师,这些专业主义和专业精神的要求和熏陶已经深深印入他们的血液。在他们加入君合时,也将这些理念和基因带到君合并深深植入到君合基因中,形成君合制度与文化的一部分。这使得君合在发展中的基础和起点比别人高很多,甚至是很多所可望而不可及的。作为行业的先锋,君合早年就实行的IPO风控制度,后来为多家律所仿效。无疑,君合的这些实践为中国律师业务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在君合的十七个年头里,邵春阳一直以身作则,努力进取。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从来没有懈怠过”。业务上,邵春阳不断巩固和拓展的自己的业务,从FDI、证券、债券、公司并购,拓展到PE/VC 的设立和投资,跨境投资、ABS、矿产资源、酒店管理、家族财富管理、基础设施等。在所务管理,特别是君合市场开拓方面,邵春阳能努力将外资所的专业的经验和方法与国内的实践相结合,用自己的敏锐的市场观察,创造出适合国内律所的市场方法,对所里的市场开拓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人事管理、律所发展规划方面,邵春阳也一直积极献计献策,君合的人才策略为君合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邵春阳律师一直是君合合伙人中和其他合伙人合作最多的合伙人之一。邵春阳律师勤奋、用心、专业的精神正面影响了诸多的合伙人。也正是有邵春阳律师这样一大批君合人的接力、传承,和对专业精神的值守,使得君合始终是行业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