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发布 / 君合人文 / 君合人文详情

非诚勿扰

2014.09.28 亚珣

我到今天也不能相信,三好学生也是会变成“剩女”的。嗯,好吧,我承认我这语气里有不甘心不平衡不淡定。但我还是要说,一个不高不矮,不胖不瘦,面容和善,家世清白的女生,出身名校,俩爸俩妈(俩bar,俩master),可以流利地说三国语言,她怎么就会剩下来?


“剩女”的日子不好过。比如回家不能不高兴,不然父母会以为是嫁不出去心情不好;但也不能太高兴,不然父母马上问,今天见着什么人了?亲戚朋友的眼神要复杂多了,一秒钟里同时给你关切同情和疑惑,最后通常很想问又很不好意思地问一句:你,到底,怎么着了?


我到底怎么着了?怎么听起来像我有什么毛病一样。可是,等等,让我回想一下,到底是谁有毛病,到底是怎样的情路艰辛。


情路从大学本科开始回忆,是不是有点太晚了。我羡慕现在的孩子们,恨不得从幼儿园就开始萌生情愫,这以后得积累多么丰富的恋爱实战经验啊。可是,我当年受的教育呢?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严父慈母,苦口婆心地告诫早恋的危害,左一个案例,右一个警钟,并且斩钉截铁的下了任务:“大学三年级开学之前,绝对不可以谈恋爱!”最后还有一张苦情牌:“你要是早恋了,我们的老脸可往哪儿搁啊”。好吧好吧,为了建设祖国的伟大理想,为了父母双亲的颜面尊严,我保证,我大学二年级暑假结束之前绝不恋爱。而且不仅不恋爱,我跟男生连话都不说。坚决杜绝!防微杜渐!那些在学校牵小手的,在宿舍楼下等女生的,我看不见看不见看不见……


直到大三开学。然后呢?然后我发现,没有然后。牵小手的可能分手了,楼下等女生的可能换人了,但该上自习的还在上自习,该不讲话的还是不讲话。很多年后,我才明白,谁会知道一个前两年从来不跟男生讲话的人,大三开学突然就想讲话了呢?所以,大学四年,感情经历就是没有经历。一个字:完败!


不过四年读的书也不是没有用。研究生期间,靠着啥都懂点儿的劲儿,吸引了参加学生交流的国际友人的注意。写到这儿,我自己都忍不住期待一场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跨国浪漫恋情了。可是,一定有可是,第一关就又是我的父母大人。父母认为,交了男朋友,应该首先带来家里见见,看看人品。可国际友人连自己父母一年都见不上一回的,不明白为什么在北京短期交流还要去我家见父母。我只好用蹩脚英文解释,我爸和我妈结婚前,就总去我姥爷家,经常给我姥爷家做家务,打动了我姥姥姥爷,才娶了我妈。最后还要总结一句:这就是中国国情。国际友人还完全不知道结婚俩字咋写呢,但冲着中国国情,也还是跟我回了家。而父母那边,也经过我一番劝阻,同意不需要国际友人做家务。终于大家其乐融融,准备开饭,老爸突然想起一个事:“国际友人啊,你准备什么时候在北京买房子啊?没有房子可是不能结婚的啊?”只准备在北京待三个月的国际友人无限疑惑地转向我:“这又是什么国情?”


不得不说,国际友人虽然不了解中国国情,但也相当有涵养。冲着这涵养,我一咬牙,出国去。从此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再也不用考虑带男朋友回家做家务了。不过,慢慢地,发现虽不用周旋国际友人和父母的文化差异,但国际友人和自己之间的文化差异也不小啊。且不说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巨大差异,无数小事步调不统一。而最后,忍不住爆发的,只是两个字母:AA。国际友人始终坚持,出门吃饭应该GoDutch,并且解释很多夫妻一辈子都这样。我一听就火了。不熟还好,熟了谁还跟你AA啊。这个都不用父母教我也知道,我爸一辈子工资都交我妈的。怎么着?以后不准备上交工资?不上交工资想干嘛?还AA?A什么A?分手!


心高气傲的女留学生,就这样痛痛快快地分了手。可之后的经历却一而再再而三地证明,心高气傲容易,再开始新恋情可没那么容易。刘瑜在《送你一颗子弹》里,把中国男留学生按外形条件从“精忠报国型”列到“丧权辱国型”。非常经典,但还不够具体。仍然带着憧憬,并且认真渴望新恋情的女学生,并不能理解为什么有些人会读了很多个博士但仍不知道洗头发并且拿麦当劳当咖啡馆,也没有仔细体谅有些同学因为没有奖学金和财务支持压力巨大每天只叹气不干别的。有段时间甚至不想出门见人。因为本是新鲜空气和温暖阳光,却弄不好就会被见的人雷个半死。这过程里,也不断有人提醒我,是不是你太挑剔了?唉,好吧,可能是有点。只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即便我想调整或者反省,我当时仅有的那点小情商,也并不是很够用啊。


磨磨蹭蹭地读完书,找了工作,上班下班,直到每天在大厦里见到一个人开始心跳。同一公司的中国人不多,熟悉起来很快很容易。但一想到跟父母大人汇报,就又开始头大。我实在没信心能保证这位的身家背景能满足我父母大人那光宗耀祖的心理期待。这中间自然各种纠结,各种周旋,直到得到父母点头(虽然我理解这种点头多少有点某种女大不中留的心态),然后一切顺利,直奔主题:我们结婚吧!


哈哈,我得意地笑啊。我看了好些年的婚纱终于可以穿上秀一秀了,我终于可以有自己的浪漫婚礼了。迅速地开始看婚纱照,看戒指,也定了回国办婚礼的日子,沉浸在完完全全的兴奋当中。可是,各位看官,我忘记了给你们交待下,实际上我也忘记了提醒自己去看清楚一下,这个婚礼到底涉及哪些相关方。一边是喜欢浪漫喜欢形式对婚姻充满不切实际幻想却又要努力平衡父母意见的女方,一边是在国外呆太久性格独立不受牵绊讨厌繁文缛节的男方;一边是把闺女看的比命还重对闺女婚事多少有点“意难平”并因此觉得应有所回报的女方父母,一边是习惯了勤俭节约一切事情以勤俭节约为出发点并且和儿子缺少沟通的男方父母。在准备婚礼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典型对话就变成:


女方:跟拍的摄影师能用我之前约的那家么?


男方父母:我们给你找的多好啊,他二婶家表哥的大侄子,又是亲戚又便宜。


女方:价钱不是问题啊。贵点我来出好了,关键是质量啊。


男方父母:谁不知道你有钱?但说话要有良心哦!谁说我们找的质量不好,我们就觉得那质量是最好的!


然后,*@#%^^&*$%


女方:我们除了婚纱照得再拍个短片吧。我们很多同学婚礼上都放短片的,有的还有动画和特效呢。


男方:这些真的很麻烦啊,要我说,婚纱照都不用拍,纯粹折腾人。


女方:可我们要给大家看的啊,婚礼上那么多人。


男方:结婚是我们两个人的事!你又不是跟他们结婚,你老考虑他们干什么?


女方:可我就结这一次婚啊,这些都很重要很重要!!


然后,*@#%^^&*$%


现在回想这些对话,是觉得多么可笑,多么无聊。可在当时,就是经常这种一对一,一对多,或者多对多的谈判,混战,爆发,崩溃。从技术性问题变成原则性问题,从讨论婚礼到互相觉得陌生。细节打败爱情,婚礼打败婚约,直到一切崩塌到无可挽回。最后的选择是,收拾行李,退掉房子,递交辞职信,火速飞回国,从此离开这个伤心地。


关于婚姻只差半步却没能走进去是怎样的心情,此文省略。经此一役,没去削发为尼已经算是心理素质好。但显然,那个心高气傲浪漫幻想的女青年,应该是不存在了。


在我最爱的北京城,开始了扎扎实实的相亲生活。周末都因此变得忙碌。但可分享的极品案例不少,能发展的靠谱关系不多。


案例一:


“你知道么,介绍你给我认识的人,之前介绍我认识他的表妹。其实我对他表妹印象很不错,我们很聊的来,但可惜和他表妹是两地。所以我觉得我应该走出他表妹给我的回忆。我应该开始我新的生活。今天我跟你聊天感觉很好,你让我觉得对生活还是应该充满勇气。所以我决定,我还是应去找他表妹,我应该把我的心里话告诉他表妹……”


听着听着,眼前慢慢幻化出《东成西就》里张学友的花痴样,追着王祖贤喊:表妹,表妹……


案例二:


“你知道么,其实我本来打算一辈子单身的。”


(本姑娘哪点那么吓人,让你看了一眼就准备一辈子单身?)


“我要让你幸福,但我害怕我没有这个能力。如果我不能让你幸福,我就很想去死。”


(这还没认识两天,怎么直接就奔人生尽头去了?)


“我真的很想死,你让不让我去死?”


(啊?不要吧)


“要不我们一起死!”


(啊,救命啊!我撤了,您慢慢想好是单身还是死)


案例三:


“今天我儿子没来,我们当父母的替他来。但是没关系,看,我带了20张儿子的照片。”


“你光带照片有什么用啊?我这还有简历呢!姑娘,来,看看我儿子。”


“姑娘,你知道他们那几家都啥问题么?他们都在这蹲点好几个月了,没用!来,我给你看看,货真价实的。”


(大爷大妈们,对不起啊,我走错屋了,我不认得路,真的是走错了……再见啊,再见!)


我承认我有点累了,还有一些悲观和失望。能称得上乐趣的,是和好朋友们分享这些经历。在她们乐得花枝乱颤的时候,我不禁感叹:大街上这么多人,怎么就不能让我碰上个正常点儿的。但要有谁站我跟前说他是个正常人,你说我能相信么?是不是现在人都有点毛病,没毛病的都不正常啊?


等这些话说出口,我心里突然有一种隐约的恐惧。我突然开始想自己会不会也有毛病。我一直看待这个事情的角度是遇到的人不合适,但会不会真正有问题的人是我自己呢?我是不是对人要求太苛刻?我是不是不会处理人情世故?我最近是不是像祥林嫂一样喋喋不休?太可怕了,太可怕了!


理性对待感情问题,不是件容易的事。感谢我身边睿智的师友们,也感谢这些经历。我愿意落笔写下这些文字,因为我知道这不会是我一个人的独特经历。恋爱,亦可能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是一种自我成长和自我修正。学习重新认识自己和自己的周围。也因此,在总结感情的时候,会理解更多的东西。


比如,关于父母。我知道会有很多同龄人非常理解,当父母把孩子作为人生最高价值和最大期待时,孩子的压力会有多大。幼小时毫无选择余地只能接受这样重担,随着年龄增长才接触到另外一种理解。父母勤于给孩子爱和鞭策,但疏于思考自己的人生并且未能给予更为宽广的人生经验(尤其是感情教育空白)。所以,有人说,“八零后很多方面靠自我教育”。但是,为适应社会的自我教育,和父母大爱造成的巨大压力之间,哪那么容易平衡呢?


比如,关于骄傲。骄傲和挑剔无关,却和多年形成的审美以及价值观有关。电影里说的:“有些人把LV当生活必需品,把感情当奢侈品;有些人把感情当生活必需品,把LV当奢侈品”。明明有矜持骄傲的性格,却又把感情当作必需品,偏偏又读书读得有点多,这种复杂型人格的女青年,感情道路注定要更艰辛一些。


收拾完这些过往的故事和心情,大厦外面已经开始布置圣诞装饰。新的一年又要到来,无论如何,还是许一个励志的新年愿望吧:逆流而上,道阻且长,所谓伊人,非诚勿扰。


君合是两大国际律师协作组织Lex MundiMultilaw中唯一的中国律师事务所成员,同时还与亚欧主要国家最优秀的一些律师事务所建立Best Friends协作伙伴关系。通过这些协作组织和伙伴,我们的优质服务得以延伸至几乎世界每一个角落。
北京绿化基金会与君合共同发起的“北京绿化基金会碳中和专项基金”,是中国律师行业参与发起设立的第一支碳中和专项基金。旨在充分利用公开募捐平台优势,积极联合社会力量,宣传碳中和理念,鼓励和动员社会单位和个人参与“增汇减排”、“植树造林”等公益活动。